文
朱身勇
我在做辅导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夫妻两个人说着说着就动起来,这类家暴属于引致型家暴,这是从经济学的概念衍生出来引致型的需求。
比如,你买了汽车,要么你会买电,要么你会买汽油,电和汽油的消费就是引致型的需求。
比如,我们兄弟几个好久没见了,我们去吃饭,点了一桌菜,没有酒不行,我们又点几瓶酒,这也是引致型的需求。
因为某个事情导致发生了这个事情,我们说着说着就打起来,实际上是因为“说”导致了“打”。
我对这件事情是这样定义,而不是泛化的家暴,泛化的家暴是你什么都没说就把你打一顿。
有的人喝醉了酒,回到家里把你打一顿;有的人没有喝醉酒,回家也要打。
有的人是打老婆,有的人是打老公,打老公不会比打老婆轻,也有很多女人把老公打得半死,不要认为家暴只有男人,现在是女人世界。
大家要注意,所有家暴都是不可容忍的,我的建议是只要发生家暴,就报警,下次他就不敢打你。
这是从惩戒机制的角度来说,但是我们要看到背后为什么会这样。
我辅导一个案子出现这个问题,她说,“朱老师,我老公打我,我要不要离婚?”
我问,“他从什么时候开始打你?”
她说,“最近打我”。
他们是最近打的,不是泛化的家暴,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儿,还是有的救。
那种经常性家暴,应该直接抓去坐牢,不能够轻易地允许他出来,出来之后应该直接进行家暴矫正。
这种人不进行家暴矫正,就算离婚,也是祸害,因为女人喜欢做接盘侠。
作为女人,你要嫁一个二婚的男人,你要问问他是因为家暴离婚,还是因为搞婚外情离婚,还是因为夫妻感情不和才离婚,你要多方打探,千万不要听他一口之言。
我们经常有人说,二婚的男人像个宝,他没有进行矫正,他比吵架还可怕,他可能像一根刺,一捡起来就刺你,刺得你满身是血。
我不是贬低二婚的男人,二婚的男人自动去矫正,去成长,你才能够有一个新生,要不然你会把过去的模式带到下一段婚姻里。
发生这样的情况,通常是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第一,逼迫。
我和你沟通,我希望你能够认同我。
你到底认不认同我的这个逻辑?你到底认不认同我的这个真相?
如果你不认同,我要说服你,你不听,我就指责你,下一步我就否定你,“你就是你妈教得不好,你不长脑子,没有见识”。
越到后面,你会发现我不听从你,我就是坏人,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我不服从你这个概念,我连活着的意义都没有,我不用存在。
伤害一步一步上升,上升到最后,我逼迫你认同我。
由于你不断地逼迫对方,导致对方没路可退,导致对方在事件上面,在人际关系上面,在情感上面通通都崩溃。
当他崩溃的时候,人都有本能的反应,你让我崩溃,我一定要进行反弹,你逼迫我,我开始反弹。
第二,失控。
失控就是反弹的开始,有一部分人会警告,“我告诉你,你别说了,你再说,我可打你了”。
对方就打骂起来。
第三,固着。
这个过程的心理基础就是固着在那件事情上面,固着在我的自我特别弱小,我希望你能够支持我,固着在我一定要说服你,固着在我非得要把你怎么样。
我这个概念,我这个观念,我这个体会,我这个要求,你必须要服从我。
如果你不服从我,我就会认为你已经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冒犯,导致我觉得必须要采取暴力,才能够控制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着说着就打起来了。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在说的时候都有对错之分,要么是你讲得不对,要么是逻辑上,你讲得不通。
这个背后就是我特别想让我的自我得到彰显,让我的价值得到体现,让我的存在有意义。
他常常都是这样的过程,我们就很容易跟他进行强烈的对抗。
当你总是揪很多对错的时候,你已经不是在沟通事件本身。
我们说着说着就打起来了,我们已经不在沟通事件了,也不打算沟通真相。
事件是中性词,真相含有事实,至少这件事情是朝某个方向去沟通。
他也不打算沟通他的感受,或者他也不打算沟通他的情绪,他也不打算跟你沟通人际。
在即将要打人的时候,我跟你已经不是夫妻了,但凡他有一点清醒的意识,你是我的老婆,或者你是我的老公,我跟你这么亲密,我疼爱你还来不及,我怎么可能打不下去?
他也不打算沟通他的需求,因为我知道你不会在意我的需求,你也不会满足我,所以我不打算要这些东西,我打算控制你。
控制一个人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武力、暴力,把这个人消灭,从而就控制住了,所有事情都由着你来,这是最霸道的一种做法。
当两个人沟通到后面,这些事情都不打算沟通的时候,如果他是多次按照相似的模式来处理,就会形成固着,这个时候是特别地危险。
一般情况下,我们最好不要让一个行为反复发生,这就是为什么我跟很多人强调一旦遇到家暴,一定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遏止和停止,永远不要再发生第二次家暴,或者一旦我们两个人长期吵来吵去,纠结来纠结去,就不要让他再次重演。
很多人沟通都是采取这样的模式,我说了,你马上要去做,你要是不做,我会失望。
失望只是非常轻微的情况,他可能会愤怒,他可能对你进行攻击,一步一步上升,最后他认为关系破裂。
我们人类其实都是直男,一说就要做,说了就要做,重复性,无论男的,还是女的都希望我说了,你就要干,包括我们很多老板也是这样,我说了,下面的员工就要照做。
我发现日本人不是这样,日本人特别有意思,我说了,你先别着急做,你重复一下我说了什么,你再重复一遍我说的到底是什么,又重复一遍,然后还要再重复一遍,我说的代表几个含义。
他的一个说法,你要重复五遍左右。
如果我们把这个模式中断,说了就说了,不让你马上做;说了就说了,我们只是问我说的你听到了吗?
首先,我们让别人听到,让他听到了你说的概念,先不要管他有没有听懂。
像我经常比较晚回家,我说,“老婆,你帮我下碗面条”。
她说,“我听到了,下碗面条”。
她知道这个概念,她马上再问一句,“今天晚上,你想要吃鸡蛋面,还是墨鱼仔面?”
她开始理解你说的含义是什么,你要给她理解过程。
当对方真的能够理解你的时候,对方就容易接受你这个概念。
他的大脑没有接受你这个概念,他做事情一定会做偏了。
你不要指望他做得跟这件事情一样,因为我不接受,所以我一定要做歪一点,让我的大脑舒服一点,这是我们大脑的机制。
如果我不认可,我一定要做歪,好像我不想来上课,所以我一定要迟到,我想上这节课,我就不会迟到。
我们要知道,接受了这个观念,才会有行动,行动完之后,才会有反馈,如果是积极正向的反馈,这个过程就会固化,或者强化。
你想要让一个人经常听命于你,如果后面部分的工作你不做,他以后不做了。
像我老婆晚上煮面,有时候她心里没准,煮两碗,我尽最大的力量把它吃完,吃太饱了没法睡觉,这就是积极正向的反馈。
你不能直接把碗一砸,“今天煮的面太难吃了”,她下次一定不会再煮面了。
你想要让你的老婆,想让你的老公经常听命于你,你说啥,他就去做,他只要做了,你就说,“太好了,太到位了,很舒服,太棒了,来抱一个,亲一个,今天晚上我们大战20个回合”,这样的话,以后你说什么东西,他都做。
你说,“面做得太烂了,面做得太咸了,你怎么做得”,下次你跪着求着,他都不给你再做了。
只有你积极正向给到他反馈,他才乐意再做。
夫妻之间爱和被爱体现在他付出了,你要给到他积极正向的反馈,他付出了,你最好给到他的反馈是,这就是夫妻能够长治久安的法宝。
有的人说,“朱老师,那么我们太累了”。
越累越开心,你们的共同体越大,成就越多,你的满意度越高。
所有夫妻的大脑都在打满意度,所有夫妻的大脑都在自动地帮你记KPI。
作者:朱身勇,复旦MBA,婚姻管理学派创始人,著有畅销书《婚外情治理》
如果你遭遇老公背叛、离家出走,不知道如何处理,想要寻求帮助,请私信我,我会来回复大家。
精彩推荐:
什么样的人会做情人?掌握对方心理,才能知道她为何死不放手
清明节家人团圆,如何增进夫妻感情?做好3个认同,婚姻才能好
一段好的婚姻,需要经历3次放下,才能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