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处理技巧全收录。
海鲜热爱者恨不得顿顿吃海鲜,但是在家自己做,不管是哪种海鲜清理起来都挺麻烦,比如蛤蜊吐沙总吐不干净,螃蟹总是不太好清洗...有些海鲜处理不当,还会失去本身的营养成分,丧失鲜味与口感。不过小伙伴们不要担心,小编来给大家支支招,各种海鲜怎样清洗处理更合适。
蟹类
红膏鲟处理步骤
1.取筷子从红鲟两眼间直接戳进,并顺势稍微往外翻,让红鲟呈假死状,但肉质仍维持鲜活时的鲜美Q弹状态。(Tips:红鲟活力十足,解开绳子前先让红鲟吹一下冷气,因为红鲟怕冷,吹冷风后可减少活力方便分切。)2.红鲟的左右边缘是其最脆弱柔软的部位,可以靠着桌子的边缘借力剥开红鲟的外壳。3.剥开外壳后,把黏附于外壳中央的食胆清理干净。4.再去除长条网状的蟹鳃(如图红圈处),注意红鲟的鳃一定要清除干净,才不会有苦涩味。再用刷子刷洗干净红鲟的外层和内层。5.再把红鲟腹部的三角形或桃形腹部剥开,此处为红鲟的排泄处,如果担心清理不够干净,把腹部壳剥开是最简单的方法。6.然后取刀剁下蟹螯,并用刀背拍击蟹螯使出现裂痕。(Tips:蟹螯拍裂后,清蒸时才不会出现爆裂情形。)7.再剁掉蟹头的触角和第一节的蟹脚部分,因为蟹头有苦味,会影响味道,第一节蟹脚接触地面所以比较脏,也应去除。8.最后再把红鲟从中间一分为二剁开,再根据烹调的需要切成更小的块状即可。
虾类
如何挑选虾:
在挑选时首先应注意虾壳是否硬挺有光泽,虾头、壳身是否紧密附着虾体,坚硬结实,有无剥落。新鲜的虾无论从色泽、气味上都很正常。
如何清洗虾:
先将虾头剪掉,然后挤出肠胃里的残留物,最关键的是要用刀子将虾背划开,用牙签挑去虾背部的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是虾的直肠,里面有很多消化残留物,如果不去除,会影响口感。如果不容易取出,可以将虾煮至半熟以后再取黑线,虾受热以后背肌容易翻起,黑线很轻松就能去除了(这样就比较麻烦)。
贝类
常见的贝类海鲜包括扇贝、蛤蜊、蛏子、带子、生蚝等,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产品,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因此营养价值较高。
扇贝
购买扇贝,在挑选上很简单,就是和其他贝类的挑选类似,壳闭合紧的一般就是活扇贝,壳张开的用手一触碰马上收紧的就更不用说了。
反之,壳张开很大,用手触碰没有反应的自然就是死的。
如何清洗扇贝:
1.买回的新鲜扇贝,要先用清水冲洗一下贝壳上的泥沙。
2.用小刀,推荐西餐的餐刀。将刀伸进贝壳,将贝壳一开为二,同时也就划断了贝壳里面贝肉。此时你会看到贝壳的两边都带有贝肉。
3.再次用餐刀,贴着贝壳的底部,将贝肉完全剔除出来。此步骤刀一定要紧贴贝壳的底部,才能剔出完整的贝肉。
4.将贝肉与贝壳分开。我们先清理贝肉,用刀将贝肉的内脏,也就是看上去黑乎乎的东西去除。然后将完整的贝肉放入一个大碗内。加入一点点盐,用盐水浸泡两三分钟,用筷子顺时针旋转贝肉,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贝肉表面的泥沙沉入碗底。
5.将贝肉捞出,刚才大碗中的水倒掉,在碗中放入适量的生粉,再把贝肉放入碗中,用手轻轻搓洗贝肉。这样做生粉会把贝肉中残留的泥沙彻底带走。最后,再用清水洗一遍,贝肉就加工好了。
6.如果做蒜蓉粉丝或豉汁蒸扇贝的话,我们还需要贝壳做底托,那么我们可以选用细毛刷或者牙刷,再将贝壳上的泥沙彻底刷掉。
生蚝
如何清洗生蚝:
1.带上胶皮手套用刷子刷。因为生蚝的壳很锋利,用开水煮,壳打开后立马捞出,不然就老了;想吃生的就要带胶皮手套撬开,蘸酱料或芥末吃。
2.放在苏打水中浸泡。先在溶有小苏打粉的热水中浸泡,泡软了不仅轻易洗干净而且能去掉生蚝干的异味,洗好后用净水漂洗一下就可以了,或者去壳,放些油,抓洗,然后冲洗。
3.带上胶皮手套用牙刷刷。用牙刷把壳全部刷干净,再把口撬开,用扎进去后左右一拧刀把就开了。
4.用水冲洗的话,切记水小点不要开大,不然会损伤蚝肉的。
5.用加盐的净水泡生蚝。最好在盐水里放半个柠檬汁和挤过汁的柠皮,这样既可以去沙也可以去腥,但是水要凉水哦。
6.如果买的是新鲜的生蚝肉,里面往往混有破碎的生蚝壳或其他杂质,只要在其中滴入适量的植物油,就比较容易清洗干净了。
软体类
墨鱼
墨鱼是软体动物,有长长的触须和吸盘,还有墨囊,吃之前需要认真清洗。
如何清洗墨鱼:
先将触须、吸盘上的吸钉搓洗掉,再把嘴里的两颗带钩子的牙齿挤出来,把墨鱼脊背上的脊背抽出来。
然后用剪刀剖开墨鱼的肚腹,把黑色的囊取出来,扔掉墨鱼的胃(眼睛可以去掉,墨鱼蛋可以保留)。
鱿鱼
优质鱿鱼体形完整坚实,呈粉红色,有光泽,体表面略现白霜,肉肥厚,半透明,背部不红。目前市场看到的鱿鱼有两种:一种是躯干部较肥大的鱿鱼,它的别称叫“枪乌贼”;一种是躯干部细长的鱿鱼,它的别称是“柔鱼”,小的柔鱼俗名叫“小管仔”。
三步清理鱿鱼
1.将鱿鱼清洗后,把头和身体切开。
2.身体:从背上切开,取出鱼刺,清理内脏,撕去黑膜。
3.头部:挤去眼睛、牙齿,抠掉吸盘,剪开洗净,撕去黑膜。
更多详细做法可以扫描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