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极为重视饮食,除以粤菜闻名外,日、韩、台、越、泰、印度及欧洲的菜系亦十分常见,享有“美食天堂”的称号。
叉烧:在香港,到处都可以找到烧味。叉烧、烧肉、乳猪、烧鹅、烧鸭,还有以酱料烹煮的白斩鸡、酱油鸡、卤水鹅及扎蹄等……一整排挂在烧味专门店、酒楼或快餐店的玻璃后,色泽鲜美,有的还滴着油水肉汁蜜糖浆,实在令人垂涎三尺!吃烧味,可以配一碟白饭或是一碗粉面,怎样搭配随您喜欢,您可以来一碟单拼或双拼、三宝或五宝,甚至八宝烧味饭。如果想一次吃个够的话,干脆来一份烧味拼盘吧!
虾饺:点心,以精致小巧的造型、千变万化的款式,「点」中不少老饕的「心」意,成为香港最具代表性、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虾饺、烧卖、叉烧包这三种蒸点,是比较多人喜欢的点心,还有烧卖、肠粉、春卷、炸虾角、叉烧酥等也是比较受欢迎的,除了这些传统的口味,近年香港也有不少新式点心,以崭新的食材搭配出种种美味惊喜。
港式奶茶:香醇幼滑的港式奶茶,大抵是最能代表香港的特色饮品。香港人每年喝上亿杯奶茶,更举行「金茶王」大赛选出最会冲泡奶茶的师傅,可见本地人对奶茶的热爱。到茶餐厅,您还可以尝尝加炼奶不加砂糖的「茶走」,或奶茶加咖啡的「鸳鸯」。
避风塘炒蟹:香港临海,海产品本就丰富,有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做法,避风塘是指蒜蓉和面包糠,干炒蒜香味浓郁,甘脆焦香,酥而不腻,与螃蟹同炒,蒜香味侵入蟹肉,味道浓郁香口,好吃到停不下来。
生滚粥:很多人把粥当作简单的早餐,但在香港人眼中它却是全天候的主食。香港流行生滚粥,广东话中的“生滚”,即把新鲜材料如牛肉、鲩鱼片、猪肝等,放到已调味的粥底之中煮至仅熟,能保持材料鲜嫩之余,也让味道渗进绵滑的粥里。除了生滚粥,您还可以尝试一下另一种特色潮州粥蚝仔粥。
鱼蛋河粉:河粉软滑又带米香,多由鳝鱼及土魠鱼打制而成的鱼丸Q弹,是香港常见的汤河粉搭配。另外,牛丸粉、牛腩粉等也很受欢迎。
车仔面:车仔面起源于年代的香港,“车仔”就是小木头车的意思,过往香港有不少小贩推着载有面条及配料的木头车到街上摆卖,因而得名。车仔面最令人口水直流的,就是配料选择多,您可以选咖哩鱼丸、猪血、猪皮、萝卜、鸡翅、牛腩、墨鱼、香菇之余;还可以选油面、全蛋面、泡面、拉面或乌龙面,以及其他河粉米粉等!
云吞面:香港的云吞面,无论是云吞、还是面,都与馄饨不一样。香港云吞无虾不成,传统的馅料比例是七分鲜虾三分肉。至于面,香港用上富弹性又有嚼劲的全蛋面,目前更有部分店家依然沿用传统的制面方法──手打竹升面。
菠萝包:香脆的酥皮下是松软的面包,香气四溢,难怪成为茶餐厅、冰室及面包店的宠儿。这款港式经典小吃因其金黄色、状似菠萝的酥皮而得名。据闻早年香港人认为面包味道单调,故在面包上添一层由砂糖、鸡蛋、面粉及猪油等材料制成的酥皮,令味道和口感更丰富。把刚出炉热腾腾的菠萝包横切开,夹上一片冰冷的牛油,便是香港卡通角色麦兜爱吃的菠萝油了。
蛋挞:下午茶来一个蛋挞、一杯奶茶,是不少香港人的习惯。要数香港人最爱的地道小吃,蛋挞也必定榜上有名。蛋挞源自英式甜点custardtart,但香港的做法却有所不同:以饼皮盛着蛋浆一起烘焗,制法独一无二。港式蛋挞又有牛油饼皮和酥皮之分,人气旗鼓相当。牛油饼皮与西点的馅饼相近,口感爽脆之余较完整结实;酥皮则由一层层薄酥组成,较为松脆。试试看您喜欢哪一种吧!
碗仔翅:碗仔即小碗,碗仔翅形如鱼翅汤,同样是汤羹,不过鱼翅给换上粉丝,所以碗仔翅就是平民版的鱼翅汤。
鸡蛋仔:走过街头小吃店,您会看到师傅拿着一个铁模子,在火炉上烘,烤出一个个金黄色外脆内软的小球形蛋糕,那便是鸡蛋仔。鸡蛋仔除了奶油原味,也有多种新口味,如巧克力、草莓、椰丝等,口味跟颜色都千变万化。
鱼蛋:鱼丸可谓香港平民美食的代表,金黄色的鱼丸先用油稍稍炸过,再泡进咖哩或沙爹汁里,吃起来外脆内软、有嚼劲,还带着淡淡的椰香味。经过路边的小吃档,您可以买上一串,边走边吃。
煎酿三宝:虽然名字里有“三宝”,但这种香港街头常见美食的种类,却绝不止三样那么少。所谓“煎酿三宝”,就是把新鲜打出来的的鲮鱼肉,酿在茄子、青椒、油豆腐、红肠、香菇等不同食材上,在铁板上煎香后,淋上酱油乘热吃。喜欢吃辣的,还可加点辣椒油。
作为一枚资深吃货,一定要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