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为进入冬季做准备的季节,不可不补,也不能大补,更不能乱补。今天发姐为大家整理一些秋季常见宜补的食物,让大家在秋补的路上少些套路。
1/秋季肉食
◎鸭肉
“秋高鸭肥”。秋季的鸭肉鲜嫩鲜美,蛋白质含量约为16%,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矿物质等元素含量较丰富。
吃法推荐
老嫩鸭的吃法不同,嫩鸭适宜用短时间加热的爆炒、炸的烹调方法;老鸭适宜用文火长时间加热的蒸、炖、焖的烹调方式。如果经常上火,可以选择清炖鸭、水煮鸭等烹调方法。酱鸭和烧鸭的脂肪含量不高,适宜各类人食用。油炸的“馋嘴鸭”和含油脂过高的烤鸭则要适当控制。
◎墨鱼
“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没有腿”,墨鱼营养丰富,每一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仅0.7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须的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滋补食品。
吃法推荐
红烧、爆炒、熘、炖、凉拌、做汤均可,但为防秋燥,墨鱼做汤最为合适,如番茄墨鱼汤、木瓜墨鱼汤等。此外,青椒炒墨鱼仔、西兰花炒墨鱼等都是不错的食用方式。豆腐也属于养阴生津的食物,与墨鱼一起吃还能起到蛋白质互补的作用。
◎螃蟹
“九月尖脐十月团”,农历九月的雄蟹蟹膏丰盈,农历十月的雌蟹黄多油满,正是吃大闸蟹最好的时候,大闸蟹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蛋白质中主要的氨基酸有20种,而蟹就含有10余种。
吃法推荐
蟹的原汁原味在清蒸时体现最为明显。除了清蒸,还可葱姜炒蟹,将鲜活净蟹切块,用葱、姜、料酒浸几分钟,拖粉下油锅至金黄,加葱、姜、盐、酱油等爆炒即可。也可以根据口味,做成香辣蟹、咖喱蟹等。
吃蟹肉的时候,一般都配食姜醋,也可以加入一点红糖,去除螃蟹的腥味。螃蟹性咸寒,吃的时候蘸些姜末醋汁来驱寒杀菌。尤其是平时怕冷、易头疼的人,吃蟹时可以多放些姜。
另外,黄酒也是螃蟹的好搭档,吃螃蟹时,喝点白酒或黄酒可驱寒,还能消毒杀菌。
2/秋季蔬菜
◎莲藕
秋冬时节,正是鲜藕应世之时。此时天气干燥,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含量也很多,丰富的膳食纤维,对治疗便秘,促使有害物质排除,十分有益。
吃法推荐
七孔莲藕淀粉含量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九孔莲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凉拌或清炒最为合适。搭配银耳可以滋补肺阴,搭配黑木耳则可以滋补肾阴。
◎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归肺、脾、胃、肾经。《本草纲目》提到,山药益肾气、健脾胃。从现代营养学角度分析,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能促进消化、改善肠胃功能。
吃法推荐
山药吃法多样,蒸着吃、做汤喝、炒菜均可。例如,将山药与大米、小米、红枣等熬成杂粮粥,也可将山药研细磨粉后与米粉混合,熬成糊糊喝,还可以将山药蒸熟后制成蓝莓山药食用。此外,将枸杞与山药熬成枸杞山药粥,能更好地发挥滋补效果。
◎红薯
《本草纲目》等古书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红薯含有大量胡萝卜素,对儿童以及老人的视力都有益处,并且还含有丰富的钾、铁和维生素B6等营养素。
吃法推荐
红薯可以直接蒸食,或是熬成红薯粥,将大米洗净煮成粥,把红薯切成片蒸熟,弄成红薯泥,和白米粥一起搅拌均匀即可,美味营养,因红薯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常喝红薯粥能帮助肠胃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保护肠胃。
◎南瓜
南瓜性温,味甘,如脾、胃经。也就是说,南瓜对于养护脾胃很有好处。南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钙、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的高手。
吃法推荐
南瓜烹饪方法多样,可蒸食、熬粥或煲汤。煮南瓜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否则南瓜的味道会大打折扣。南瓜也可以制成甜点,把南瓜与绿豆放在一起,熬上几个小时,然后加糖放入冰箱冷冻,美味可口。
3/秋季水果
◎梨
秋季空气干燥、水分较少,若能食用一定量的梨,能缓解秋燥,生津润肺。
◎葡萄
葡萄具有补益气血、强筋骨、通经络、消肿、利尿的功效,适合贫血、高血压、水肿、神经衰弱、疲劳的人吃。
◎石榴
石榴性温,味甘、酸、涩,具有生津止渴、收敛固涩、止泻止血的功效。石榴中多酚的含量较高,具有很好的抗衰、防癌的作用。
/发姐小结
俗话说,“秋季补的好,冬天病不找”。中秋已至,深秋将至,从现在开始秋补该提上日程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