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一家团聚最重要的打开方式
就是一桌美食
对美食,总是有一种特别的情怀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味觉记忆
特别是想起家乡的菜肴
舌根都会泛出一股熟悉的味道
那是记忆中的暖意
年少时父母做的一些家常菜
是有记忆有温度的食物
也许就是家的味道
每一道菜里都有爱和岁月催生出来的亲情滋味
走得越远,越是想念
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人间烟火
酸甜苦辣咸淡涩都是生活滋味
一个人吃饭孤独冷清
一群人吃饭觥筹交错
唯独和家人吃饭,方是温暖安宁
唯有自家餐桌
流淌的是一种熟悉的让你安定下来的气息
尘世的幸福离不开食物烟火气的熏染
尘世的温暖多半融进了柴米油盐的气息
五谷蔬菜之中自有一番生活的气息在流淌
饕餮盛宴是繁花景象
一日三餐是涓涓细流
“我做饭”,是男女最浪漫的情话
愿意为你认真烹调,甘心身披一身油烟
都是真爱
吃是人类最本能的行为
美食是治愈身体和精神困顿最好的良药
让味蕾和肠胃得到最恰当的尊重、最舒服的享受
从舌尖传导到精神层面的美感、快感、幸福感
吃的内容,包含着深刻的智慧、深刻的文化
想感知一个地方的生活与文明
食物是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之一
顾文豪《舌尖上的文明史》写到,不论是对昨日世界的唤起,还是探寻时世变迁的原因,食物,都不再是简单的果腹之物,相反,它全面参与到了个人记忆与整体社会的塑造过程中。
人们常说:好吃的食物,永远只能去当地吃
北方的饺子、面条、拉面、煎饼、汤圆
南方的烧麦、春卷、粽子、元宵、油条
各地依其物产及民俗风情
又演化出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齐齐哈尔杀猪菜、蒙古烤肉、延吉狗肉火锅
兰州拉面,西安凉拌驴肉、大连咸鱼饼子
成都泡椒墨鱼仔、重庆老火锅、龙岩酒醉河田鸡
三亚红咖哩金瓜加积鸭、梅州客家酿豆腐、
麻辣川味、火辣湘味,东北乱炖......
因为质朴、原始、传统
质朴,呈现的风味是对食物最高的尊重
原始,是它们必须在产地用最古老的方式获得
传统,是当地用最深入人心的方式来烹饪和享用
色香味形,意器养物
构成了一种文化
就像很多老字号
手工制作、传承历史
传统美食上延续历史
在历史文化的印记上做好标注
传统与创新,饮食与健康
繁杂与简约,饕餮与平衡,极致与中庸
都是美食、饮食的内涵和外延
记得住乡愁,追寻历史的脚步
而我们说追寻的“诗与远方”
最后都演变为“食与远方”
下厨是一种修行
生活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平凡的
选择度过生活的方式决定生活质量
能够把平凡的生活过出极致,过的精彩
也不是失为一种幸福和成功
有的人在厨房度劫
而有的人在烟火中修炼人生。
有的人在黄脸婆的路上一路狂奔
有的人在翻炒人生
三尺灶台也是人生舞台,世间百相尽在这酸甜苦辣之中
《道德经》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意思是说:两者都离不开注意力和细心
食材的配合,味道的浓淡搭配,酱料的选取,蒸煮烹炸的方式选择,食物的最佳火候
每一步都值得匠心独运
中国饮食的背后是哲学,蕴含极高的人文境界
做一个有思想的厨子,才能炒出人生百味
《射雕英雄传》中贪吃帮主洪七公说:品味之精,世间稀有,深知真正的烹调高手,愈是在最平常的菜肴之中,愈能显出奇妙功夫,这道理与武学一般,能在平淡之中现神奇,才说得上是大宗匠的手段。
作为从“菜”到“肴”之间的摆渡人
用心,才能让静默的食物有第二次生命
她的成果就是赋予食物鲜明的标签
又坚守自己的秉性
很多美味的东西,做法简单
却更需要耐心与安静,慢慢烹饪出想要的味道来
洗菜、淘米、翻炒、摆盘,安安静静地创造
不像码字码:面无表情,呆若木鸡
不会节假日:睡到昏天黑地,逛到精疲力尽
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创造和惊喜
早通过烹饪技术谋取官职的人是伊尹,他生活在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之间,是商汤的宰相。据传说,伊尹为弃儿,养父母教会他烹饪。他高超的技艺获得国王的青睐,第一次谒见商王时将宏大的管理哲学问题转化为一份令人垂涎欲滴的菜谱。伊尹将天地万物比作人们烹饪时的厨房,将恰当的治理比作优良的烹饪。烹饪中需要了解香料,并将其完美融合,在治理国家时也应了解人们的苦难与希望,满足他们的需求。
吃的态度,体现出个人的修养
在餐厅里,有的人吃相粗俗随便,只顾自己吃独食
有的人却喜好分享,餐桌上顾全别人处处周全
美食滋养人性,吃相折射人性。
与金庸、黄霑、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的蔡澜先生在《蔡澜说美食:学会浅尝二字》说:面对美食,浅尝是一种生活态度,可吃相却像一面“照妖镜”,返照出人的本性。
人性在美食前,会因为吃相而藏无可藏。
小的时候,父母经常在餐桌上
教我们要先给长辈盛饭夹菜
筷子不能够在菜盘里翻来倒去
要从自己的这一边开始吃起
不要把盘子里最后一块好吃的菜放到自己碗里
不要把食物高高举起
不要狼吞虎咽到像什么都没有吃过一样
总而言之,吃要吃得适度,吃要吃得体面。
小故事:
最好的食物和最坏的食物
一位居士请教一位非常有名的禅师,问道:“禅师,什么才是世上最好的食物?”
禅师思考了一下,悄声对小和尚说了几句话,让小和尚去集市买来最好的食物。
食物买回来了,居士一看,原来是猪舌头,十分奇怪,就问原因。
禅师说:“因为舌头能讲出最美的语言,说出最华丽的词语,因而,它就是世上最好的食物。”
居士连连点头称是,紧接着问道:“禅师,那么什么才是世上最坏的食物呢?”
禅师又思考了一会儿,仍然悄声吩咐小和尚去集市上买来最坏的食物。
结果小和尚买回的,仍然是猪舌头。
居士困惑不解地问道:“这……不是世上最好的食物吗?”
禅师解释到:“舌头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他挑拨是非,颠倒黑白,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能把活的说成死的,所以最坏。”
居士一听之下,虔诚无比地对禅师说道:“您的所思所悟非我所能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