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触目惊心的ldquo黑肉rdquo

离着年关越来越近,街面上的大大小小餐馆酒店都进入了年夜饭的预定阶段,这样想着倒是放假也越来越近了,工作起来也倍儿有动力!一大桌家常菜,看看下面的介绍你觉得怎么样?

来源:美食狗仔队杭州站(chwl19lou)19楼旗下美食公号

(本文较长,阅读预计10分钟)

前几日在和白鹿老板唠嗑的时候,说起杭州值得推荐的餐厅,提到了这一家“江南渔哥”。比起“白鹿”大街小巷人尽皆知的名气,江南渔哥可就鲜为人知了。然而曾听说这家店,《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也有推荐过,正巧之前也去拔过草,便来带大家瞧瞧这家店,究竟凭什么能被老餮们称道。

说实话,住在鼓楼附近很多年了,却不知十五奎巷里还藏着这样一家店,简简单单的门面,带着一些古朴的味道,和周围的景致相得益彰。

店里一楼看起来像是老底子的大户人家,没有大厅位置,只有包厢,也不单点菜,只能按人均老板给排菜,元-元不等,这阵势有点让我吓一跳。

老板阿蔡是个宁波人,所以他店里的菜会偏向于甬帮菜多一点,却不是传统的甬帮菜。喜欢下厨的蔡老板,总爱自己创造各式各样的新菜肴。今天我们一桌10人,就让老板按照的人均安排,一起来看看到底值不值。

冷菜篇

第一道凉菜上来,叫作“臭味相投”,有些吃不习惯。宁波传统吃法有“宁波三臭”一说,分别是臭冬瓜、臭苋菜梗、臭菜心,这道菜就取其二。就像绍兴臭豆腐一样,爱吃的人会特别好这口,胆儿小的我有点无从下口。

接下来上的这道“养生小菜”颜值还是蛮高的,是我喜欢的相貌。胡萝卜丝和香菜,红绿相搭丝毫不俗气,调味的汤汁里带着重重的麻油香,是道开胃好菜。

又是宁波当地的传统做法,叫作宁波烤菜,其中使用香菇一起拌入,口感和香味都变得更加丰富。

这是烤麸!终于有一道我熟知的家常菜,尝一口,却是有所不同的味道。平常吃的烤麸味道偏甜,软软的,相比之下,“渔哥”的烤麸更劲道,入口咸香,有一点点像小时候爱吃的一种零食——“香菇肥牛”的味道。

雪汁白马御笋,是今日凉菜里最爱的一种。如果平常吃到的笋是50岁的大叔,那么这一碗笋一定是18岁的小姑娘,水灵灵的!咬下去柔嫩不失筋道,令人意外的口感,据说这样的笋是在海拔米以上才会有,胜在食材。10个人吃一份凉菜,只能浅尝辄止,一会在热菜里也用到了这种食材,才让我吃得痛快。

这明明是热菜,怎么也混入了凉菜的队伍里?听说是老板自创的一种热菜冷上的方式,韭菜和虾皮炒熟后,再做成凉拌菜,让两种完全不同的食材香味完全融合,这道菜要是放在平时,我能吃下一大碗饭。

杭州吃海蜇一般会吃海蜇头为主,而在这里却选用海蜇边作为食材,比海蜇头吃起来更爽脆。有嚼劲的另一个原因:平时吃的海蜇头都用醋泡过,就会变软,而今天吃到的是没有腌制过的,入口前蘸一下酱油即可。

凉拌臭豆腐本身的臭味不是很重,入口会有臭豆腐的味道,这个喜爱程度因人而异,有的食客就偏爱味道重的。而这份凉拌臭豆腐的亮点在于它的配料,除了常规的葱蒜酱汁,还覆盖了一层小银鱼,配着豆腐别有风味。

京葱鳗干,不是平常吃到的干透了的腌制品,吃起来也就不会那么柴。

盘中所用的芹菜是来自山东青岛的马家沟芹菜,和平常所吃到的芹菜完全不同。和刚才的笋似乎是一对姐妹花儿,有股淡淡的清甜。

热菜篇

凉菜已经带来如此别样的惊喜,不知道接下来的热菜,又会被老板变出什么新花样呢!

简单的蒸虾,有些叫不出这虾的品种,但能感受到虾肉的紧实新鲜。不过数量上有点略少。

老蒋奉芋羹,做法像是杭帮菜里的沃豆腐,把豆腐用芋头替代,另外加入了油渣和玉米疙瘩,制成满满一盅羹汤。

蒸螃蟹平常没少吃,和糟骨头搭配在一起的还是头一回。很多食客可能不知道糟骨头是什么,这是象山的一种农家菜做法。而蟹却是比较贵的食材,两者结合,以“咸”吊“鲜”,让蟹肉更美味。

红烧油带鱼,比普通的白带肉质更肥美。油带鱼只有在水温比较冷的地方才会有,价格也比普通带鱼昂贵不少。

黄鱼鲞冬瓜狮子头,又是一道充满创意的“混搭菜”,来自江浙的狮子头,来自宁波的黄鱼鲞,点缀几块冬瓜,熬成一锅汤,肉香鱼香缺一不可。

这份“黑肉”,真是有点触目惊心!照片上可能无法体会,真得是乌漆嘛黑的一块,下筷需要勇气的一道菜。传说墨香肉在古代是在烧肉时加入清代遗留的麝香墨,用来招待文人墨客。而现在古墨无多,渔哥老板阿蔡就用墨鱼汁代替古墨,创出这道新的墨香肉。做法有点像我们的东坡肉,在锅里炖煮了好几个小时才上桌,夹的时候要比较小心,非常酥软,怕一不小心夹碎了。

臭菜蒸野生米鱼,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它“臭”,吃起来有点像冬腌菜的味道,不仅不臭,还使米鱼的鲜味更甚。

花雕蒸花螺,这道菜的精髓从表面上不太看得出,铺底的鸡蛋上,有一层鲜味很重的油,问了才知道,那是用活的海虾熬出来的虾油。中间的香螺颗颗饱满,有一股花雕酒的香味,也是道功夫菜。

黄鱼鲞鱼丸烧粉丝,这道菜个人不太喜欢,“颜值”不高是个问题,另外混搭的太复杂,整体味道偏重了,唯独里面的鱼圆还是不错的。

麻辣豆腐,下饭菜,这时候已经吃得七分饱了,要放在刚开始,我一定很爱这味道。仔细一瞧,里面还加了海参,果然多的一餐饭每道菜都不朴素。

这份小炒刚上来的时候,让我们一圈人都懵了。这是什么菜?答曰:台湾山苏。顿感自己有些孤陋寡闻了,但是无妨,味道很特别,很喜欢就对了。

刚才凉菜里最喜欢的笋又来了!在热菜中,是和酸菜、火腿煲汤,鲜美滋味,只有我自己知道!

都说南方人吃饭,一定要点个青菜。而且要是那种绿油油的纯清楚,连色号都基本是统一的。emmm...的确如此。

最后!甜品登场!炸酥了的糯米年糕,蘸上黏稠的桂花糖浆,一定要趁热吃!即是是胃里已经满满的,还是忍不住多来上几根。

仔妹说:果然这个价格还是能吃到不一样的味道,食材选用非常的考究,难得带家人吃一次还是值得的。如果想去品尝,千万别忘了提前预定喔!

19楼精选推荐

↓↓↓猛戳下方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