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吃光红烧肉的汁,就可以拌一大碗米饭

夹起一块儿深红发亮的五层红烧肉,灯光下,皮脂在筷子间微微抖动。不能用力!不然一不小心,这份完整就有可能“夭折”。送进嘴里,浓厚的红烧汁,鲜咸微甜,风味间透露出丝丝炸透了的葱姜香气。牙齿最先荏开,舌头紧跟其后。抚过比豆腐还柔嫩的油脂层,不腻不肥,曾经的脂肪层早已化作一汪酥软。再划过胶质感十足的肉皮,软糯丰盈,轻轻一捻,就在上颚化开。最后到达吸饱卤汁的肉,简单绕一绕,就松散开来。

再来一碗五常大米饭,肥沃的黑土地给稻米赋予了其他米粒无可比拟的油脂香。Kuai一勺红烧肉的卤子浇到饭上,深红色的卤汁顺着大米的纹路慢慢四散,渗透,脂香米香瞬间融合,韧糯的米粒和酥化的五花形成鲜明的质感对比。闭上眼,你放弃抵抗,任凭红烧肉的卤汁混合着米香在口中侵略扩张。末了,再来一口肉皮,把刚刚的完美封存久一些。

讲究和随性并存的红烧肉

比红烧肉还随性的菜很少。

炖一锅红烧肉,普通人家日常吃一吃,白煮蛋、土豆、胡萝卜、油豆腐、茄子、芋头、板栗、笋干,像邻家女孩日常换衣,每一变都有自己的一番风味。高档餐厅宴请贵客,墨鱼仔、鲜鲍鱼、河鳗、河豚鱼干、海参,也不至于喧兵夺主。而且有的时候,沁了猪油酱汁香的配菜,甚至比五花肉本身还好吃。比如白煮蛋和土豆,吸饱了红烧肉汁之后,简直犹如舞会上的灰姑娘,惊艳到不可思议。

但比红烧肉还讲究的菜也很少。

几乎每个人都吃过硬邦邦没煮烂,外红内白,肉韧到牙都撕不动的红烧肉。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一搜,跟红烧肉有关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做一锅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红烧肉。它不是八宝鸭那种因为做法繁复,要求厨艺技能经验值高的讲究,而是懂那八字秘诀“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的人太少了,即便懂,能做到的,也不多。

侦破红烧肉的秘密

我有个好友,深谙红烧肉八字秘诀。自打年前无意间吃到过他做的红烧肉以后,我再也吃不得别人做的。牛逼的餐厅也好,自己家的也好,这两年里,再也没吃到他那个水平的红烧肉:肉如豆腐,有型不散,丝丝入味。

我也不甘心,每次见到他都问:我知道了!是不是用的猪种和肥瘦比不一样?是不是糖和酱油下的时间和比例不一样?是不是香料跟我家用的不一样?还是你一开始处理五花的方法不同?哦~你是不是不焯水,直接煎?

其实我只是想把秘方诈出来,结果还是不知道。我也见过她全程做红烧肉,看上去很简单,就是将肉腌制好倒入智能烹饪机中,然后设置好程序,就像是变魔术一样,时间一到,她的红烧肉就出来了。她时常和我称赞她的宝贝智能烹饪机,一用上就离不开了,不单单是做红烧肉,做其他的也一样的菜也一样的轻松简单,鸡蛋松嫩可口,青菜娇翠欲滴,红烧肉更是肥而不腻。

“更有一样法宝”她神秘的说。

“红烧料包”

“以前不会调料,或者是调完了之后比例不对,味道不尽人意,但是现在不同了,料包全部调制好了,只要按教程腌制,红烧肉好吃到让人三日不忘”

原来,关键线索是智能烹饪机+红烧肉。

这个答案,让我恍然大悟。

脂肪的确可以在长时间小火的煨炖中,析出至汤汁中,从而留下更多糯口的胶质,达到肥而不腻的口感。

而智能烹饪机是采用红外光谱加热,热渗透的加热方式,可以让肉类由内而外慢慢软化熟透,析出胶质,让肉质松软而不油腻,再搭配料包的黄金配比,也算是锦上添花了。

在万众期待中,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上桌后,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七嘴八舌地争论这个红烧肉应该怎么做才能更上一层楼,做饭的人时不时假装生气一下,但心底还是愉悦的。因为只有大家吃开心了,自己的心意才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这场景,恐怕才是生活最真实,最快乐的时刻。

这就是红烧肉本该有的味道。

您还可以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23.html